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

红原县人民政府关于红原县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安排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11-23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州人民政府:

为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总结我县“十三五”和2020年政府工作,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统筹安排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根据州政府要求,现将我县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红原县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系列全会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州委十一届和县委十二届系列全会精神,围绕一州两区三家园”“三地两心一时代”建设目标定位,坚持“稳中求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经济工作主基调,全力抓好“六稳”“六保”,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平稳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125万元,同比增长2.0%;规上工业增加值9159万元,同比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209000万元,增长5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73万元,下降3.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018万元,同比增长7.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8948元,同比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142元,同比增长9.7%。

一、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一)新冠肺炎有效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统筹安排专项资金356.77万元,千方百计采购医用紧缺物资,发动群众自制口罩,力保一线防疫需求。坚持县级领导蹲守卡点,确保“四到位”,全县5处卡点共排查车辆8926台次,累计排查135500人次。通过坚持科学领导、严密排查监测、发动群众参与等措施,通过像阿真能周这样一大批忠诚卫士的担当和牺牲,确保实现疫情“零确诊”。同时积极落实疫情防控优惠政策,力抓复工复产、复业复学,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秩序稳定。

(二)草原生态持续向好。全面落实黄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编制《红原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0-2023年)》,深入推进天保二期、退牧还草、生态修复等工程,改良、治理草原28万余亩。河(湖)长制工作扎实开展,清理河渠23公里,修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印发《红原县黄河长江流域禁捕工作实施方案》,“黄河长江”的捕、售、食全面静止完成8项黄河流域和19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县域生态环境不断巩固提升。

(三)城乡整治有力有效。围绕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创建,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建多户共用式高原农村卫生旱厕25座、农村户厕822座。大力整治违规经营、乱搭乱建等问题850余次,维修维护河堤、路灯、步道、井盖等市政设施1000余处。投资1760余万元,开展城区清扫保洁和城乡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营,实施查尔玛乡垃圾压缩站、下哈拉玛村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县乡镇均建成垃圾压缩站,城乡环境保护之基得到大力夯实。

二、经济运行持续平稳

(一)项目建设稳步实施。以项目投资统筹支持区域发展,全年实施项目121个,完成投资216954.8万元。久马高速(红原段)、省道217线安曲镇至马尔康界公路全面开工,安曲220KV输变电工程完成基建县冷链物流(二期)、县文化惠民扶贫培训中心建成投用

(二)三次产业克难前行。投资12328.495万元,不断完善牧业基础、优化畜群结构、建设风控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麦洼牦牛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省州验收。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2277万元,同比增长3.2%。大力实施“一园四区多基地”工业布局和建设,争取工业发展资金148万元,园区全年产值50500万元。中电投四川阿坝新能源有限公司红原新希望牦牛产业有限公司实现升规。帮助企业贷款1500万元,为宇妥藏药和牦牛乳业等企业缓解了融资难题。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773万元,同比增速1.2%。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创建,累计投入6464万元,强化“吃住行、游购娱”入手提档升级月亮湾、达格则、九红草原风光路等环境,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夯实各类旅游要素保障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3075万元,同比增长1.7%

(三)名优特产远销四海。紧抓“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机遇,投入资金1500万元,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电商服务体系,全年电商交易额达751万元。充分发挥“千企千户、精准扶贫”平台作用,销售乳制品、牦牛肉干等产品达1793余万元。通过抖音、拼多多、国家品牌强国计划等直播带货,销售名优产品129.4万元,直播观看人数约41万人。

三、民生民计持续改善

(一)脱贫成果有效巩固。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整合资金40000万元,全力以赴解决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问题。出台防返贫实施意见、帮扶关爱工作方案,筹集防返贫资金、帮扶关爱资金260万元,发放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精准扶贫医疗保障资金674.37万元,切实巩固脱贫成效,脱贫攻坚顺利通过国家普查和省级成效考核。

(二)乡村振兴扩面推进。投资8241万元,高标准推进安曲镇、热坤村、日干村3个乡村振兴示范试点镇村建设,以点带面、扩面提质,有效改善了各乡村道路、饮水、环境、电力一批群众急难盼求的基础设施条件。结合产业和区位优势,支持萨福克羊养殖基地培育建设提升牧草产业园国航专属牧场形成了热坤村、安曲镇等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镇,打造了差异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投资6608.99万元,聚焦上学、看病、就业、养老、增收等方面,全面完成24件民生实事全。有力落实国家统编教材改革,持续开展控辍保学,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大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远程医疗会诊建设核酸实验室,完善医疗设施设备,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增强。持续完善文化体育设施设备完成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第二批普查,稳步推进红原县川西藏族山歌平台化建设,县域非遗文化得到有力保护。

四、内生动力持续提升

(一)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统筹推进35大类98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整合资金12000万元,通过实施各类重大项目工程22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入园企业实现“拎包入住”,建设并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厚植县域经济潜力同时,国资、农业、生态、司法、教育、文化、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县域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二)开放合作全面深化。始终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筑巢引凤”的“生命线工程”,积极营造更便利、更开放、更公平的营商环境。成功签约并正式启动“三台·红原·温州飞地产业园”建设,签约投资125000万元。依托“832”扶贫电商、成都老邻居超市等平台,红原酸奶全年实现销售产值330余万元。草原公馆、朗御民族生活广场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取得积极进展,财富广场、佳惠超市等一批好项目建成投产。

(三)产品类别日益丰富。进一步推动畜牧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投资1700万元,建设冰淇淋生产厂房和生产线,研发出红原牦牛风味冰淇淋。整合资金600万元,建设牦牛毛、藏绵羊毛加工生产线,研发藏式围巾、帽子、地毯等新产品。云尚日化已具备生产柔肤水、湿面贴膜、保湿乳等系列牦牛奶护肤品能力。新希望大力开展牦牛肉、骨精深分割,并研发牦牛肥肉卷等产品,预计年产值达3694余万元。

五、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安全生产全面加强。成立专项应急指挥部,修订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和28个专项预案。投资1600余万元,大力推进营房基地、救灾物资储备库、森林草原防灭火通道和防火望塔等建设,组建130人的地方专业扑火队伍,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值班值守、宣传培训、信息保障和应急演练等工作,切实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有力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层治理成效显著。不断完善人民调解机制与《村规民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监管运营,建立具有红原特色的“3+3”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网格化和寺庙开放式管理,深化全国民族团结创建,构建立体多元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促进了县域社会和谐稳定。

(三)城乡社会安定有序。开展法律政策七进+N“格桑梅朵”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受教育干部群众共62540人次总攻扫黑除恶“大决战”,全年查处治安案件74起;开展偷牛盗马等专项打击行动,破获案件26起,退还被盗车29辆,追回被盗牲畜24头/匹,挽回经济损失500万元。

六、自身建设持续加强

(一)监管体系更加健全。坚持依法治县,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和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听证、合法性审查等制度,政府决策更加科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9件、政协委员提案57件,答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8%。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理“12345”政务服务投诉热线68件,有效答复限时答复率均达到100%。

(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合并行政审批事项46项,承接省州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6项。完成政府集中采购74批次,节约财政资金373.45万元。全力推进网上审批,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共录入申请件24174件,办结率为95%;全程网上受理办件1526件,办结率100%,全县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均实现网上预审或办理。

(三)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两联一进”活动,政风进一步清廉。全年立案审查调查4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3人,组织处理22人,挽回经济损失11.627万元。大力开展“三察三治”“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等专项行动,发现问题126个,提出整改意见174条,整改率100%。

“十三五”工作总结

一、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坚持生态立县理念大力实施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全面优化生态功能区奋力攻坚“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如今的红原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发展基石进一步夯实深入贯彻落实稳增长、调结构等政策措施,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02691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55125万元,现价年均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442万元增长到5018万元,首次突破5000万元大关。草原牧业欣欣向荣。先后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第二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8619万元增长到52277万元,现价年均增长12.8%。绿色工业蓬勃发展。全县工业企业已达36家,入驻县绿色产业园区24家,规上工业11家。响应重点生态区建设战略,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3662万元下降到9773万元。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成功创建俄么塘花海、月亮湾、日干乔3个国家AAAA级景区,连续4年高质量举办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第三产业增加值从60410万元增长到93075万元,年均增长9.0%。

二、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严格对标“一低五有”“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四不摘”工作要求,统筹整合22个扶贫专项及各类涉农资金194000万元,集中解决脱贫领域重点、难点和短板。全面推广“五联+”“金牦牛轮惠”等产业扶贫模式,探索实施“吉祥三保”,有力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实现13个贫困村退出、5307人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2018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藏区工作先进县”2019年,省政府正式批准红原县退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序列

三、乡村振兴有力推进

乡村振兴为契机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整合涉农资金21603.5万元,安曲镇、热坤村和日干村进行乡村振兴试点建设,重点实施了户改厕、污水管网、乡村旅游、风貌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并此为样板扩面推广,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涌现新亮点,热坤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投85615.5万元,从农村薄弱环节入手,不断补齐产业基础、道路交通、饮水安全、网络通讯、环卫设施等发展短板,农业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从强化市政设施入手,城市光亮工程、音乐喷泉、生态公园、雅克音乐小镇、集中供暖厂、自来水厂、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市政设施接踵建成,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有力提升了红原品位,红原已然成为川西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四、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供给侧”“放管服”改革为统领,财税金融、国资国企、商事制度、农业农村等各类改革统筹推进。成功组建国投公司,国资国产实现保值增值。政策性农牧业保险全面铺开,农牧民抵御风险能力大幅提升。倡导并促成川甘青交界地相关县(市)区域联动协作会议,实现区域内互动联防、携手共进倾力建设绿色产业园、飞地园区、雅克音乐牧场、健康体检中心、高原综合商贸城、牦牛活蓄交易市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牦牛制品检验检测中心等新基建、新业态,致力发展总部经济,逐步引领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社会事业全面提升

累计投入民生455741万元,惠农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到位,文教卫生中心建设取得新业绩。控辍保学成效显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认定,民族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藏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民族医院”,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红原马术评为省级非遗项目,县域文化体育事业蒸蒸日上。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1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达到86.6%,医疗保险参保任务完成率达到102.48%;完成公租房、干部职工周转房356套,棚户区改造、藏区新居5015户;设立“爱·红原”社会救助基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突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主线,创新实践具有藏区特点、红原特色和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成功创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影响外向横比发展不平衡,内向纵比发展不充分。与内地发达地区和州内先行地区相比,在发展上有明显差距,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水平较低县域特色产业管理水平低、产业链条短、品牌影响力不强,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不够完善,与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法治政府建设任重道远,个别干部职工缺乏责任担当意识门难进、脸难看、执纪不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四五工作计划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州委“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部署,以畅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路径,以提升区域发展能级为重点,做强绿色工业、做特农牧产业、做好新兴产业、做靓民俗文化、做精生态旅游,推动生态与工业、旅游、牧业、文化深度融合,加快向现代草原畜牧业强县跨越,高质量创建黄河长江上游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建功“三地两心一时代”而努力奋斗。

一、坚持绿化绿色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省委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州委“一屏四带、全域生态”部署,加快创建黄河长江上游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和数据应用系统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创建,探索实施防污治污新模式,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二、坚持协调协同

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着力构建以邛溪镇为中心的“一体两翼”生产力空间布局,打造经济新增长极。总结运用省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建设经验,调整优化畜牧产业、基础设施布局,建成全国畜牧业强县。以“一园四区多基地”为依托,培训龙头企业,赋能产业集群,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赏花赏乐赏秋色,玩车玩雪玩红原”为主题,不断夯实旅游基础,丰富旅游业态,发展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将红原打造成为川西北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三、坚持创制创新

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联动、创新驱动、人才带动为突破深入推进供给侧、行政审批、商事制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瓶颈结合“硕博进阿坝行动”,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高质量发展配备优秀的人才队伍。壮大牦牛肉、牦牛奶、优质牧草等主导产业做优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优势产业。强化资源整合,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力促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技改扩能、科技研发和标准制定做靓“雅克草原”区域公共品牌

四、坚持开发开放

注重区域协同,推动与川甘青结合部县(市)区在资源能源、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领域相互协作、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发挥红原机场航空优势,完善冷链物流配套建设,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让牦牛肉、牦牛酸奶、牦牛奶粉等特色畜牧产品进蓉入渝,走向国内国际。借力西博会进博会、电商博览会开放交流平台,引进一批中高端绿色生态产业、电商产业落户红原。深化东西扶贫协作、省内对口援建、全域结对帮扶工作,鼓励支持各方特色优势产业抱团合作、做大做强,有效带动关联产业配套、协同发展。

五、坚持共建共享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积极开展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扩大社会就业把更多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广大群众的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提高红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1年工作安排

一、勠力同心建设区域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一)完善机制。健全生态系统保护治理机制、环境风险防控责任制和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夯实环境保护制度基础。全面完成2021年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和数据应用系统建设。实施国家首批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建设,加快健全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激发农牧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

(二)加强监管。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强化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健全生态环境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大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力度。加大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危险废物产废单位、生活污水处理厂、空气自动监测站和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监管,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强工业“三废”治理,确保达标排放。

(三)综合治理。投资7288万元,持续推进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工程,规划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持续巩固县域生态环境。常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县城、乡村、景区、园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收运设施建设,全面巩固提升“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创建成果投资6440万元,深入实施污水处理、市政道路建设等项目,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二、勠力同心建设区域草原经济示范基地

(一)主攻项目。围绕生态保护、优势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挖掘策划包装一批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项目,并按照“储备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完工项目抓投效”要求,科学推进全县项目投资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提质增效。总结运用两轮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经验做法,深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夯实牧业基础,大力发展麦洼牦牛、藏白萨福克羊等种养业,积极创建红原县麦洼牦牛现代种业园区,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基地。深入实施各项政策性保险,不断提高农牧民抵御风险能力。投资760万元,完善牦牛制品检验检测中心设施设备,为川甘藏青四省交界地区提供农畜产品检验检测一站式服务,助力农牧业高质发展,助推我县向畜牧业强县跨越。

(三)规范标准。坚持标准化引领,培育多层次“雅克草原”品牌体系,高质量打造“国航特供”系列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全面落实稳产促销政策,支持冰淇淋厂、地毯厂建成投产达效,帮扶牦牛乳业、新希望、遛遛牛等企业稳量提效国投公司砂石厂、更攀农畜产品开发公司雪月天佑农牧科技公司3家企业作为升规重点培育对象,力争新增入规企业2家以上。

(四)丰富内涵。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月亮湾州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步伐,确保达格则AAA景区创建和邛溪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创建通过验收。投资1250万元,加快红原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重走长征路”红色草地精品旅游线路。着力培育冰雪旅游产业,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优质高效举办阿坝州文化和旅游暨全域旅游发展大会与第五届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不断做亮红原旅游“五张名片”。

(五)开放合作。持续深化与温州、成都、绵阳、三台在资源、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协作,力争投入援建资金6000万元,大力实施产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项目,加快推进三台·红原·温州飞地产业园区(一期)建设不断巩固提升发展基础。健全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川甘青结合部县(市)区协作,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川甘青农牧产业区域合作联盟”步伐。

三、勠力同心建设区域统筹城乡发展高地

(一)规划引领。严格执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围绕中心城镇重点集镇、特色小镇、民俗村落,准确定位合理布局,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立足“十四五”规划多渠道争取项目筹集资金,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常态开展好绿化亮化和市政设施维护工作,不断提升完善市政基础。大力推动民族生活广场、财富广场等招商引资项目全面完工;推进机动车检测线、汽车维修快处中心等项目落地,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二)统筹衔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建立乡村振兴和脱贫成效巩固互融互促体系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重点振兴项目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扎实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村级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核资评估、村民小组优化,高质量完成村(居)“两委”换届选举。注重人才振兴,加大对专业骨干、致富能人、种养大户等重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持续推进“三大革命”,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建管并重。健全完善城乡市政设施管理市场化经营模式,推动供水排水、供暖供气、垃圾环卫、园林绿化、公厕管理等市政设施高效优质运营管理。大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违法建设管控、工地扬尘治理,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生活环境。强化城市形象工程运维管理,亮化、美化、绿化、净化城市景观。完善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城市环卫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探索建立投放、收集、运送、处理全程分类体系,营造更整洁、更有序的城乡环境。

四、勠力同心建设区域民族团结和谐福地

(一)强化保障。统筹衔接乡村振兴、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帮扶等资源力量织牢防返贫“防线”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着力提升劳务收入。投资52561万元,大力实施S217线改扩建,查尔玛防洪治理,新建色地镇取输水等民生工程大力实施集中供暖为干部群众提供温暖的居住环境全面完24件民生实事,不断改善民生、增进福祉。

(二)示范引领。扎实推进省全面依法治县示范试点建设,确保取得“三个实现、三个一批”示范成果,争创涉藏区依法治理红原经验。深入开展“法律政策七进+N”普法,加强基层法治保障,构建法治良序。坚持法制审查、听证会、风险评估等制度,提高决策水平。落实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各界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推动法治红原建设走在全州前列。

协调推进。持续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改,加大防火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镇扑火队伍能力,常态化开展巡查排查、应急演练等工作,切实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水平。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加大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和治安问题打击整治力度,促进全县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强化生产企业、道路交通、项目建设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力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和寺庙开放式管理,深入推进“雪亮工程”“网格”等管控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基层管理服务水平。

五、勠力同心建设区域文化教育卫生中心

(一)深化教改。全面落实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坚定不移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持续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六长责任制”,巩固提升控辍保学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实施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信息化建设等项目,加大师资力量配备,持续优化教学条件。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攻坚,继续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推动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二)普惠服务。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文化惠民下乡活动,做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加强群众性文体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全民健身活动场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深入发掘藏族山歌、马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弹唱等民间艺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推动历史文献整理和档案资源建设,推进草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强化业务。加快县域医共体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川甘青结合部健康体检中心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开展“控艾、防结、除包”三大行动,严防严控重特大疾病。全面启用核酸检测实验室,科学制定新冠肺炎病毒接种方案,常态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深入实施《健康红原2030行动纲要》,持续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健康服务。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智慧医院创建步伐,提升医疗质量效率,改善医疗服务体验。

六、勠力同心建设区域综合商贸物流中心

(一)加大投入。立足红原机场航空优势,主动对接天府、双流国际机场、重庆江北机场,打造空中商贸物流大通道。以久马、汶马高速为依托,国、省干道为主干,打造公路商贸物流大通道,不断丰富物流运输网络。实施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成立冷链物流销售公司,新建红原机场安曲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二)优化服务。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支持政策,落实产业发展扶持基金,激发投资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做宽做优民营经济。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普惠性扶持,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大力支持财富广场、朗御民族生活广场等中小型市场综合体发展,不断繁荣市场经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结合红原工作实际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打造通达衔接“快”、联运条件“优”、产业集聚“多”、政策环境“好”、可用空间“大”的物流环境。

(三)畅通渠道。统筹电子商务中心、智慧畜牧业平台、高原商贸城、活畜交易市场、农村电商服务站资源,着力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增强集散服务功能。建立农超对接机制,鼓励县内中大型超市和温州、成都、绵阳等地大型商场、连锁超市上架红原乳制品、牦牛肉等特色农牧产品,实现县内县外农超无缝对接。引导县内工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培育1-2个竞争力较强、与冷链物流关联度较高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加快组建红原电商运营团队,全力动员县内企业、物流公司入驻电商服务中心,实现销售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特此报告。


红原县人民政府

2020年11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