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

红原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9-02-19
字体:
分享到: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2月24日

在红原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索仓嘉央罗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众志成城,克难攻坚

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步入新时代

  2018年是我县万众一心、负重赶超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州委十一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上档升级、提质增效”工作主基调,攻坚克难、奋力赶超,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强化效力抓环保,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坚持“两山”[1]科学理念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鲜明导向,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县域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统筹生态环保建设。投资60000万元,实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防沙治沙、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30多个工程项目,成功举办首次走进藏区走进红原的绿色中国行活动,生态效益与生态意识持续提升。投资2500余万元,加快实施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生态屏障重点县城乡绿化、元宝山生态旅游等项目,绿色生态空间进一步拓展。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草场、森林、河道、湿地等生态公益性岗位1352名,生态扶贫成效进一步凸显。综合整治环境污染。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创建”,切实解决影响市容市貌、环境污染等问题。投资100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建成6个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贮运系统。打好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三大攻坚战”,地表水、饮用水、空气等环境质量指标均达到相应标准和等级。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牢把审批关口,推进花海光伏电站、集中供暖厂等建设。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实现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快实施燃煤改气改电工程,推动清洁燃料使用。全面落实河长制,重新优化确定县级以上河(湖)长14名,生态保护和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弥补环保问题短板。主动认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17项,细化整改措施59条,完成整改任务6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我县的3件信访件已经办结。自然保护区专项督察反馈的13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省环保督察组反馈的23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0个。

  一年来,我们凝智聚力促增长,草原经济稳中有进

  着眼优化结构、提升水平,构建与现代产业、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产业体系,打造增速稳、结构优、成效显的草原生态新经济。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0276万元,同比增长2.0%,完成州目标任务的98.0%;产业结构比由32.3:28.7:39.0调整为33.0:28.3:38.7;人均GDP达26587元,同比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120万元,同比增长1.9%,完成州目标任务的100.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62万元,同比增长2.6%,低于州目标增速2.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0万元,同比下降6.0%,完成州目标任务的100.7%。推项目稳经济。全面加强项目谋划、申报、开工、实施、竣工、投产等各环节全过程管理,强力推进高原综合商贸城(二期)、澜峰酒店、日干乔AAAA级景区等州县重点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项目88个,计划投资105100.8万元,截至目前,开工82个、完工28个,完成投资75371.2万元。扩需求稳经济。依托农博会、西博会、雅克音乐季等平台,强化县域名优特产品宣传推介、展示展销,激发外向需求,扩大市场占有。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打造县域经济新支撑,2018年,红原特色产品线上销售额达1920万元。抓产业稳经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第二轮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建设,加速推动牧业基础设施、新型主体培育、标准化体系构建、集体经济改革、风险防控体系等建设。建设国航专属农牧场,打造“天上红原,国航专供”专属品牌。政策性牦牛保险和防返贫保险共计理赔4385.3万元,冬春草场火灾保险承保300.4万亩。预计,全年肉类总产量8021吨,奶产量31326吨,秋淡蔬菜产量13763吨。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2939万元,同比增长5.0%。深入实施“一园多点”发展战略,完善绿色产业园区综合承载功能,完成园区强弱电沟、给水管网主管网和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围绕产业强链延链补链,重点实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能源开发、商贸物流等项目,打造特色鲜明绿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全县工业企业36家,入园企业达到21家。落实技改资金6977万元,支持宇妥藏药、新希望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8145万元,同比增长1.6%;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36914万元,同比下降0.1%。积极推动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日干乔AAAA级景区顺利通过州级检查验收。投资1954万元,建设雅克音乐牧场;吸引社会投资完成第一期第一阶段1956文创博览园项目建设。深化牧旅、文旅融合,扩大夏季雅克音乐季文化品牌影响力,音乐季期间,接待游客1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00万元。鼓励支持牧民群众从事三产服务业,建成上规模牧家乐18家,家庭旅游示范户170余家,实现近2000名劳动力转产转业。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170万人次,同比增长10.3%,完成州目标任务的132.8%;实现旅游总收入138000万元,同比增长6.6%,完成州目标任务的115.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423万元,同比增长0.3%,“红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园、自驾乐园”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倾心倾力打基础,城乡统筹纵深推进

  坚持城乡同治、建管并重,全力打造城有城韵、乡有乡风、村有村味的优居宜业宜游幸福家园,新型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年建设城建项目7个,完成投资1100万元。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编制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善治工程实施意见和责任分工方案,建立健全联系制度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州级试点县和县级示点镇、村建设,建成省级“四好村”2个、州级8个、县级11个。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00万元,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饮用水源地保护、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工程,有效保障了农村、城区居民安全用水。全面完成旧城区道路提升改造、县乡村道路和桥梁完善提升等工程。S209线S301线大中修项目、九红草地风光示范路项目加快实施,马久高速进入勘察设计阶段。完成48户藏区新居建设。储备15个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强化城乡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城乡精细化管理制度,创新开展物业管理试点,强化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监管。坚持依法科学施治,常态开展“七乱”“新三乱”“两线一部”等专项整治,大力推进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创建。开展绿色村庄创建和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活动,实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建设商贸综合设施。加快完善城市综合体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总投资13700万元建成高原综合商贸城,分批次规范开展商铺入驻管理,搬迁入驻率达95%以上。完成财富广场1-3层、“吉祥天城”B区和红橙蓝街区橙街、蓝街主体建设。

  一年来,我们精准发力惠民生,脱贫攻坚决胜在望

  统筹安排各类民生资金98871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608元,增长7.9%,完成州目标任务的10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525元,增长10.9%,完成州目标任务的101.0%。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开展各类培训900余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640人,实现劳务收入12600万元。全县社会保障卡持有人数达46106人,累计支付各类保险金11842.9万元。全力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为1030人落实低保金27.5万元。开展惠民惠农“一卡通”专项治理,追回补贴资金35万元。投资2500万元,建设干部职工周转宿舍。扎实开展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安全消费环境。社会事业纵深推进。注重教育均衡发展,严抓控辍保学。投入4530万元,落实“一免一补”“三免两补”“两免一助”和助学贷款等教育惠民政策;投入2925万元,实施安曲镇小学教学综合楼、县中学学生宿舍、安曲镇幼儿园等建设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投入1200万元,建设妇计中心业务用房,完成妇计中心“二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完成技术评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投资217万元,建成11人制足球场;投资1600万元,完成县演艺中心配套设备采购安装项目。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红原马术”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积极参加各类体育赛事,荣获2018年阿坝州第二届农牧民篮球运动会和阿坝县首届“金鼓杯”川甘青篮球邀请赛冠军。脱贫攻坚高质高效。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统筹整合22个扶贫专项及各类涉农资金37532万元,集中解决农村通村公路、安全饮水、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等脱贫领域重点和短板。完成让里村、滚塘村2个贫困村退出、76户307人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0.44%。开展脱贫成效“回头看”“回头帮”,13个退出贫困村和1311户4997人脱贫人口脱贫成效有效巩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67户551人,完成1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中心校、达标卫生院提升改造,县摘帽“一低三有” 、村退出“一低五有” 和户脱贫“一超六有” 全部达标。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保障政策,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入学率达100%,县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个人支付比例控制在5%以内。全面推广“五联+”“金牦牛轮惠”等产业扶贫模式,探索实施“吉祥三保”[2],创新开展脱贫攻坚星级激励机制,为全州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红原样板。配套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产业扶持基金等各类基金2440万元,着力提升脱贫内生动力。脱贫攻坚顺利通过州级验收考核,待国家、省级验收后,将顺利实现整县摘帽。

  一年来,我们增添动力促合作,改革开放蹄疾步稳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改革创新进程,释放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深化改革提动能。统筹推进财税体制、国资国企、村集体经济、供销、机构等各类改革,破除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阻碍和制约。深入推进“放管服”,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第二政务服务大厅。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挖掘一二三产特色优势、供给潜力,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激发市场活力、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承接帮扶促合作。温州、绵阳、成都帮扶资金落实8380万元,实施援建项目24个。争取体制外帮扶项目112个、帮扶物资1800余万元。与国航职工之家、浙江大央泱牧业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全方位促进合作交流,实现社会广泛参与、企业互利共赢。开展“千企千户”行动,温商浙商企业到县注册6家。成功开通红原至温州直达航线,实现互访5440人次。强化川甘青相关县(市)区域协作,积极促进区域内互动联防、携手共进。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转移输送劳动力134人。强化招商重落地。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策略,积极参加西博会、农博会等大型推介活动,吸引外商外资,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落地。2018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4个,涉及投资225837万元,目前,落地建设11个,完成投资19190万元。

  一年来,我们群策群力重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治理水平,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强化矛盾排查化解。完善“大调解”体系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办理信访事项“三率”[3]进一步提升。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1批126人次,办结率100%;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64起,调处化解成功率97.5%。推进寺庙法治管理。落实两项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大民生带小民生”资金等共计3495.3万元。探索精准化、精细化、标准化、开放式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模式,成功召开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现场推进会和全省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工作现场会,完成2018年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验收,寺庙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持续开展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扫黑除恶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平安红原建设水平。破获涉恶案件7起,带动破获刑事案件100起,查处治安案件109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0万元。坚持“村民自治、联户自管”“一核三治”[4],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组织开展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大排查行动,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成功举办红原县2018食品安全事故(IV级)应急演练。科学开展防灾减灾。投资11161万元,实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洪灾期间,统筹安排资金1499.3万元,编制实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6个;及时有序发放粮油、棉被、帐篷等物资,恢复受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一年来,我们自加压力提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为抓手,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规范行权运行等为着力点,切实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建设人民满意五型政府[5]。依法行政透明高效。强化法治意识,主动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县政协通报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08件、政协委员提案123件,办复率100%。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修订完善《红原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红原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等工作制度。注重发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职能,完成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197个,送审金额18635.7万元,审定金额16798.2万元,审减1837.5万元;约谈94人次,追责问责18人次,挽回经济损失35.5万元;全年三公经费下降4.8%。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一岗双责”,全面落实主体责任,逐级靠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防腐治腐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坚持失责问责,坚决整治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良好发展环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扎实开展中央、省、州巡视、督查、审计反馈意见和问题整改。政务服务扎实推进。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着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主动公开政府政务信息11549条,受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及其他服务事项158116件,办结率100%,政务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年来,全县人事、档案、粮食、物价、史志、机关事务、保密、红十字、残疾人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金融、电力、税务、气象、电信、移动、联通、邮政等驻县单位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人武部、驻县武警部队在支持经济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绵阳市、温州市有效落实对口援建政策,给予了大力援助和支持。全县各族人民心存感恩、深表谢意!

  各位代表,汗水滴处、有兰芬芳,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红原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深切认识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在经济持续压力传导下,外向横比发展不平衡,内向纵比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欠优,内生动力不足,创新创造乏力,自身财力脆弱,企业经营效益不高,发展质量不优。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建设任重道远,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在生态环境保护、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不少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治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部分改革举措和政策落实不力,一些干部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担当精神不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然存在。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不畏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尽心竭力做好工作,不负人民重托!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沿着高质量发展路径迈向新征程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更是“十三五”的攻关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川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6]和州委州政府“一州两区三家园”[7]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地一时代”奋斗目标,按照“四大”[8]要求,坚持“稳中求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经济工作主基调,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牢记使命,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构筑竞争新优势,努力开创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社会大局井然有序的新局面。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建议2019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GDP)136842万元,同比增长4.0%;人均GDP27368元,同比增长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000万元,同比增长1.5%;全部工业增加值30515万元,同比增长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610万元,同比增长5.2%;旅游接待人次182万,同比增长7.0%,旅游总收入146000万元,同比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65万元,同比增长5.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00万元,同比增长5.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7%和10.9%,达到36196元和15012元。

  一、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优居秀美红原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山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构建山清水秀生态环境。

  (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战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加强草原、湿地、森林保护与恢复。继续推广“人草畜”平衡模式,减轻生态承载压力。继续实施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二期项目,不断夯实环境污染防治基础。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和水土保持工作,强化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投资2700万元实施县城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处理工程项目一期;投资1500万元,巩固提升森林湿地草原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设成效。

  (二)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绿色生态经济,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督促工业企业改进污染治理设施,提升“三废”处理能力,加快淘汰燃煤锅炉。以风电和光伏为重点,加快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探测、开发和利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努力建成山水融合、绿色多维、经济健康、生活低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生态红原。

  二、着力上档升级,建设驱动创新红原

  全面落实省州县有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注重理念、机制、模式创新,强化资金、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发展草原经济、旅游经济、低碳经济。

  (一)做特做优现代农牧业。紧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着眼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战略,深入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全省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乡村振兴州级示范县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着力培育家庭示范牧场,联牧规模经营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投资5119万元,实施牲畜暖棚、防疫巷道圈、特色种植等11个建设项目,夯实牧业基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进畜产品“三品一标”[9]示范创建,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一体化的“农牧业大数据”全产业链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健全完善农畜产品追溯体系,大力推进省级有机农产品示范区创建。培育多层次“天上红原”品牌体系,高质量打造“国航特供”系列产品。深入实施政策性牦牛保险、冬春草场火灾保险、牛羊活畜目标价格指数保险,加快农牧民家庭主营收入等新险种落地。

  (二)做实做强绿色生态工业。依托“四大园区”和更攀合作总社,深入实施一园多点发展战略,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新型能源、畜副产品、中藏药、天然香精香料等优势产业,加强牦牛皮、毛、绒、骨、角副产物的开发力度。投资47600万元,实施安曲220千伏变电站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电源。投资1800万元,实施牦牛产业综合厂房建设项目,不断完善产业设施配套。投资2900万元,新建国网四川阿坝供电公司红原县片区物资仓储点,完成绿色产业园区物流园建设,不断完善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平台,全力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信贷支持,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积极培育规上企业,推动企业上市,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创业创新。

  (三)做精做靓全域旅游业。围绕“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建设,发挥红原核心区龙头作用。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发展红色旅游、森林旅游、体育旅游、冰雪旅游等新业态,大力开发精品线路。实施“音乐+”战略,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益举办2019年“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系列活动,促进文旅互动、深度融合。投资800万元,实施红原机场加油站建设项目,提升机场地勤服务能力。投资6320万元,完善日干乔、月亮湾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完成日干乔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继续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完善全域旅游标识标牌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三、深挖发展潜力,建设协同开放红原

  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抓好重点领域合作。全面加强产业合作,以牦牛产业园为平台,以绿色生态为主题,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中藏药研发制造为重点,深入推动与国航、大央泱等企业的实质性合作。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推进与温州、绵阳、武侯、三台等地全方位协作,加强双方产业园交流互动、洽谈投资。进一步深化与岗坚公司、墨竹工卡县、达孜县和川甘青结合部26个牧区县的联动协作,致力构建区域生态经济联盟。依托雅克音乐季大平台,不断促进企业合作办节、商家合作互赢,高质高效筹备滇川藏青交界地藏区州(市)长第五次联席会议。

  (二)抓好改革政策落地。持续推进供给侧、国资国企、财税体制、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土地和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群众对改革成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加快实现“一平台、一张网”政务服务全覆盖,建立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和审管衔接、监管到位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推动更多部门将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精心谋划“三定规定”,全面有序开展机构改革,确保中央、省、州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在红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抓好招商环境优化。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围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旅游开发等产业,着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及核心配套企业、关联企业,拉伸延长产业链条。对重点招商、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实行台账管理,依法依规、从快从简审批事项,为项目和企业尽快落地开辟绿色通道。

  四、注重建管结合,建设协调发展红原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聚焦规建管,全面提品质、增实效,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以全域旅游为规划引领,不断完善县城和各乡镇土地、市政、旅游、交通等规划,推进多规融合。切实落实规委会集体审议制度和审议结果,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法定性和权威性。力争完成92000万元以上项目储备,投资73210万元,实施建设项目55个,不断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投资3500万元,实施银珠东路延伸段、城区市政景观桥梁、滨河路延伸段景观车行桥梁项目。投资12000万元,加快实施草原公馆、财富广场和红橙蓝街二期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二)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工作重点,编制乡村振兴5年规划,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展邛溪镇、安曲镇县级试点镇、村建设,确保乡村振兴州级试点县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纵深推进26项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村集体经济改制工作,建立完善各路资本和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设备,构建以道路、航空、冷链、“互联网+”为主的线上线下农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投资1500万元,实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投资2000万元,完善乡镇、村(社区)办公场所和综合服务设施条件。深入开展乡村善治、敬信勤新、四好村、民族团结进步新村建设工作,助推乡风文明,文化振兴。

  (三)强化质量效益管理。以质量效益管理年为契机,全面加强市政工程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发挥其最优效能。探索基础设施管理新机制,对全县基础设施进行摸底、造册、估价,按照属地管理、归口管理、直属管理原则,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成立质量效益监督管理专班,对生产经营类、社会保障类、文化体育类、基层政权类、公共服务类等已建项目,结合项目建设初衷和当前实际,制定专项运行方案,优化其功能,发挥其最大效益。深入运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开展文明城管、文明窗口、文明交通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严格市场管理,大力创建放心舒心城市。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域无垃圾创建,坚决打击违建行为,确保违建数量“零增长”、存量违建“负增长”。

  五、聚焦民生福祉,建设幸福共享红原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既全力以赴,又量力而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突出脱贫成效巩固。坚持把脱贫攻坚当作最大的政治任务,对照州级检查反馈问题,拟出针对性举措认真开展整改,确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圆满通过省级、国家验收考核。按照“脱贫不脱钩”原则,统筹兼顾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村、相对贫困户一并帮扶,继续统筹“三大” 扶贫资源,扎实开展“四大行动”[10],围绕“六个精准”推进“1+4+5+22+N”政策扶持套餐,全面巩固脱贫成效,并将更多资源投向非贫困村和相对贫困户。提前建立脱贫成效监测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分类帮扶办法,对稳定脱贫户、巩固脱贫户,兜底脱贫户、贫困风险户进行分类帮扶,力促脱贫成效持续巩固提升、增效提质。

  (二)加强民生基本保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力争转移劳动力3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面征缴社会保险。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行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的关心关爱,盘活用好全县敬老院,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整治,实施藏区新居改造70户;投资5300余万元,维修加固防洪堤,改造提升县城自来水管网,改善农村安全饮水;投资2160万元,扎实开展2018年棚户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

  (三)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以建设区域文教卫生中心为目标,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有力有序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稳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投资1498万元,新建麦洼乡、龙日乡学校标准化食堂,实施色地镇教学综合楼项目,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扎实抓好各项卫计事业工作,推动藏药传承与发展,推进医联体建设,全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投资3800万元,实施县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信息化建设和江茸等乡镇卫生业务用房项目。确保县人民医院通过数字化医院3星评审,打造全州医疗副中心。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实施“户户通”“村村响”“阅报栏”建设,继续做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投资2985万元,建设音乐牧场二期项目,维修雅口夏红军烈士墓。投资1300万元,实施州县电视节目覆盖工程,推进广播文化事业发展。加大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加快1956文创博览园建设。切实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

  六、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文明诚信红原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扎实开展好社会治安、民族宗教、安全生产、诚信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

  (一)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扎实开展“两联一进”[11],构建起立体式、全方位、全覆盖的群众工作体系。规划投资8900万元,大力实施龙日坝综合基础建设,全力推进龙日坝设立建制乡。投资893万元,实施6个省级、4个州级文明和谐平安宗教活动场所等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寺庙基础设施。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深入推进“雪亮工程”“网格”等管控平台建设,增强运用信息化打击违法犯罪能力。投资864万元,实施瓦切派出所、交警中队、骑警大队和阿木乡派出所等建设项目,完善基层执法场所。全面推进“七五”普法,抓好“一村一法律顾问”和寺庙法律援助服务,不断优化基层管理服务水平。

  (二)狠抓重点领域安全。扎实推进“平安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赌博、盗窃等各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提升刑事案件侦破率。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强化乡镇消防力量,投资875万元,建设麦洼乡二级消防站。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投资600万元,新建S301麦洼养护站,不断提升道路养护能力。强化公共卫生监管服务,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规范信访秩序,加强应急管理、舆情导控,做好防灾减灾,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三)构建个人信用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健全法制,规范发展;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强化应用,奖惩联动”原则,以基本实现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全覆盖,基本建成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精准统一、个人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记录全面、信息共享及时、信息安全和信用修复机制健全、联合激励惩戒系统机制与功能完善的个人诚信建设体系为目标,通过将农牧民群众诚信行为纳入村规民约、建立覆盖全县各部门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查询平台、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信用惩戒机制等举措,大力推进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创建社会信用示范县,提高县域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优良的社会信用环境。

  七、瞄准提能善政,建设法治清廉红原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努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人民满意政府。

  (一)建设为民服务政府。把为民谋利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落实“放管服”工作机制,持续提升行政效能,扎实推进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社情民意收集机制,全面提升“县长信箱”服务水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围绕群众关心、基层关注的热点难点,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让政府工作更加贴近群众。

  (二)建设创新开明政府。始终以新理念为引领,对标一流、奋力赶超,打破各种束缚观念,努力走出新路、创出亮点,勇于在全州争一流、在全省争先进,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推动开放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办事公开制度,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三)建设法治廉洁政府。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加强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办理质量和效率,做到办前有沟通、事中有亲访、完结有回音。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驰而不息整治“四风”。严肃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做到惩治腐败力度绝不减弱,零容忍态度绝不改变,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最好的时代,也处在最具挑战的时代!在奋力前行的道路上,我们将会遇到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在追赶超越的征程中,也将付出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让我们与全县人民一起,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三地一时代”总目标,同心同德,同力同向,苦拼实干,奋勇争先,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未来,无愧于红原4.9万各族儿女的崭新业绩,铸就更加务实、更高标准、更具魅力的红原品格!

  名词解释:

  【1】两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吉祥三保:现代草原畜牧业“扩大保”、村集体特色养殖“防返贫保”、贫困户政策兜底“扶贫保”。

  【3】三率:信访案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息诉罢访率。

  【4】一核三治:以党支部为核心、群众自治、区域共治、厉行法治。

  【5】五型政府: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

  【6】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环成都经济圈,加快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推动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 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含成都和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

  【7】一州两区三家园: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家园。

  【8】四大: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推动大发展。

  【9】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0】四大行动:技能培训脱贫、就业促进脱贫、创业扶贫脱贫、提升服务脱贫。

  【11】两联一进:联户联情、联寺联僧、法律政策七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