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动态

邛溪镇:脱贫摘帽不歇脚 乡村振兴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0-09-15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红原县邛溪镇热坤村位于红原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公里,全村总人口258户928人,是省道209线九红草地风光路示范段和环红原机场经济带核心区,毗邻雅克音乐牧场。2014年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村。近年来,邛溪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增加牧民收入为核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牧区基层治理为着力点,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根本动力,探索机制模式、强化示范引领,全面推进州级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动牧业提质增效、牧区文明进步、牧民增收致富。2017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248人整村退出,2018年8月被确定为州级乡村振兴试点村,2019年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紧抓州级乡村振兴试点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调整充实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配强专兼职工作队伍,健全联席会议制度,主动对接落实红原县乡村振兴“1+5+N”系列规划,坚持工作精力向乡村振兴聚焦、组织力量向乡村振兴聚集、资金制度保障向乡村振兴倾斜,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

围绕“产业兴旺”,有效助推三产融合发展,立足毗邻县城、绿色产业园、雅克音乐季主会场区位优势,紧扣“水韵热坤·大美红原”品牌导向,做强现代草原畜牧业、做靓乡村旅游业,近年来投资298.4万元新建生产性道路、暖棚、巷道圈等牧业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畜群畜种,主动融入“雅克草原”区域品牌打造,积极对接绿色产业园、更攀合作总社,做好原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投资1000万元改造提升自驾游营地,配套提升爱心驿站、民宿、特色餐饮等产业链点,打造集游牧体验、观光、购物、学研为一体的牧旅、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全面深化村级集体经济改制,有效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民,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牧民收入。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3万元,同比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42元,同比增长9.7%。

围绕“生态宜居”,加快补齐“两设施”短板,深入贯彻落实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主动融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河(湖)长制”,近年来投资937万元,加快推进村内道路、供水、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拟投资36万元,有序推进村内小流域治理,恢复水生态环境,打造围堰水景观,提升乡村品质和灵气。以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投入136万元大力实施户改厕、垃圾分类和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严格执行禁牧、草畜平衡等制度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加强草原生态修复保护。

围绕“乡风文明”,有序推动新风文明建设,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依托马背宣讲、姐妹宣讲深入开展面对面、互动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风文明宣传宣讲。大力培树“敬信勤新”红原新民风,开展文明村镇建设活动,挖掘红色、游牧文化、生态文化元素,做优“水韵热坤·大美红原”人文品牌,凝聚文脉传承和人文自信。推动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有序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围绕“治理有效”,不断健全乡村善治体系,加强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选派第一书记到村党组织,发挥其带头人的引领作用,提升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加快构建农牧民诚信体系建设和村规民约完善,严厉打击“村霸”、宗族恶势力等牧区黑恶势力。加强执纪监督、调解制度建设。加大牧区普法力度,提高牧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牧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强化道德教化作用,深入挖掘和深入宣传本县乡村人物的道德模范,发挥其激励和模范作用,引导农牧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牧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健全调委会依法调解村与村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之间的关系,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围绕“生活富裕”,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服务水平,坚持把就业创业作为农牧民增收主渠道,发起创立红原县劳务协会,大力推进农牧民就业培训,对接县就业局开展靶向式职业技能培训2期26人,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66个、家园爱心岗位10个、其它公益性岗位6个,多渠道促进劳务输出和就业创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宣讲,提高政策知晓率、认可度。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快牧区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做到贫困人员应保尽保、应兜尽兜。(邛溪镇、县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